小時候,爸爸曾告訴我:「人生就是吃吃喝喝,找工作、退休,然後等死。」媽媽則截然不同,她是職業婦女,為了生活勞苦奮鬥,對家庭盡心盡力,對孩子充滿愛與責任。在她的照顧下,我度過了相當快樂的童年。然而,儘管生活無憂,我內心始終有個疑問——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國中畢業前,弟弟進入叛逆期。他常常放學不回家,流連網咖,說話粗暴,整個人像變了一樣。這突如其來的改變讓我震驚不已。
有一次,弟弟想買電腦,但媽媽認為時機未到,應該再等等。沒想到,他竟然對媽媽破口大罵,甚至還動手推她!我氣得大聲斥責:「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最後,我憤怒地說:「我不想要有你這個不懂事的弟弟!」
弟弟也毫不示弱地回應:「我也不想要有你這個哥哥!」從那天起,我們足足五年沒有說過一句話。那五年裡,我變得越來越消沉,最終罹患憂鬱症。我對周遭的一切失去興趣,時常陷入負面思考,覺得人生虛空無望。
為了尋找出路,親戚介紹我去找一位乩童。我每週都去,希望能從他那裡找到人生的解答,甚至參與了扶乩的工作。然而,這段經歷帶給我的,卻是更深的黑暗。我發現,這些「東西」讓我越來越迷惘,卻無法帶來真正的平安,憂鬱症更是絲毫沒有改善。
我依稀記得,小學時曾拿到一本關於聖經的小冊子,從中認識了耶穌這個名字。到了高中,班上有基督徒同學邀請我去聽福音聚會。當時,會中的詩歌和見證深深吸引了我,我羨慕基督徒臉上的喜樂,甚至動了想信主的念頭。
後來,我考上文化大學,卻因病無法就讀,必須重考。那段期間,我幾乎整天躺在床上,對未來毫無盼望,最後帶著病痛與絕望去應試。沒想到,竟然考上了銘傳大學。
有一天,當我正困在憂愁與虛空之中,思索人生的意義時,兩位基督徒來宿舍拜訪我,向我傳講《人生的奧祕》小冊子。他們告訴我:「聖經啟示,人是照著神的形像和樣式被造,就如手套是按著手的形狀被造,為的是要盛裝手;同樣地,人被造的目的,就是為了盛裝神。」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我。他們帶領我呼求主名,那一刻,我感覺到內心前所未有的釋放與潔淨,就像塵封已久的心靈被洗滌了一樣。奇妙的是,在我受浸一年後,憂鬱症竟然完全好了!是主耶穌醫治了我,祂帶給我光明與盼望。更令我欣慰的是,弟弟也開始願意與我說話,我們之間恢復了和諧的關係,家中重新充滿愛與溫暖。
今天,我在一切事上都豐富地經歷基督,心中充滿真正的平安與喜樂。回首過去,那些虛空、迷惘與痛苦,已被主耶穌的愛完全取代。如果你也曾對人生感到迷失,或許可以試著向這位愛你的神敞開心,讓祂來觸摸你的生命。因為,唯有祂,能帶來真正的光明與平安。
(廖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