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弟弟生前最後的禱告,身為兄長的我,實在難忍心中的憂傷悲痛,再也止不住淚水。起初住院時,他為疾病得醫治而禱告,但最後,他卻滿了安息,與一般人面對死亡的驚恐截然不同。他的禱告不再是為自己選擇什麼,而是全然降服於主的權柄之下。
生病期間,他始終強忍著病痛所帶來的折磨,諸如如廁不便、手腳腫脹到需要以保鮮膜包裹,卻從未流露出一絲因藥物或治療所產生的苦楚。有一次,醫師需要從他頸部抽血,卻怎樣都找不到血管,他只能咬緊毛巾忍受疼痛,媽媽不忍再看,痛苦地奔出病房。作為陪伴在旁的家人,我們或許連他所受痛苦的千分之一都無法領會,更苦無方法為他分擔。最終,在不忍見他受折磨的心情下,全家人禱告後,願意必要時放棄急救。
最近翻閱弟弟的記事本,看到他寫道:
「人生何其苦痛,不過勞苦愁煩、生老病死一場。如果沒有主的救恩與認識主的經歷,那麼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何意義呢?主耶穌,更多光照我,讓我與祢合併聯調;把握時間,贖回光陰,天天否認己,天天認罪,與主同活,阿利路亞!主才是我的唯一。我此刻的心情是——主啊!謝謝祢又賜給我新的一天,使我單單仰望祢的憐憫;靠祢重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
即使身體孱弱、皮膚泛黃,他仍背負著尿袋,在福音收割的節期,親自接送朋友參加福音聚會。那位朋友當天便受浸得救。從發病到最後的六年裡,他渴望在有限的光陰中,將福音傳給同學、摯友。在極深的病痛中,他流露出對神的熱愛,對人的關懷。神給了他超過醫師原先估計的三個月,多出十六個月的生命,這些日子,對他而言是「贖回的光陰」。我仍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傳福音要及時,搶救靈魂趁現在。」
然而,在弟弟離世後,母親與我有好長一段日子常常以淚洗面。弟兄姊妹來探訪時,無論如何安慰,我們內心的疑問與悲痛仍難以釋懷。母親懷胎十月的愛,使得她的淚水無法停止,心中的哀傷也怎麼流都流不盡。
直到讀到聖經上的話:「主的意念並非我們的意念,我們的道路並非祂的道路,主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主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賽五五8~9)我才漸漸明白,人的想法無法完成神的定旨,人的意念也無法成就神的計畫。神的作為超越我們的理解,祂的目的乃是要將祂自己更多啟示在人裡面。
弟弟的離世,也更加激勵我要向人傳福音。聖經路加福音十六章記載,財主下到陰間後,受盡三種痛苦——後悔,因未曾信主;乾渴,期盼有人用指頭沾水潤他的舌頭;火焰的熬煉,使他極其痛苦。這讓我深深警醒——傳福音,不正是弟弟最後的心願嗎?每當想到弟弟或許會憂心母親與我,就如財主擔憂他的兄弟,但如今,弟弟已脫去地上的纏累,在主裡安息,而我們仍在世的人,當盼望那日與他再相見。
我生長在基督徒家庭,小六時受浸,但坦白說,我對基督耶穌並無太多真實的感動。
青少年時期,我因行為偏差及一場重大車禍,多次受到主的管教,但祂仍保守我,如詩篇所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然而年少的我並未珍惜主的愛與保守,在高中畢業後,我離開了教會生活。
大學時,我過著墮落的生活,夜夜笙歌、吃喝玩樂,忙於打工賺錢,卻荒廢了學業,導致六年才完成學位。這期間,我歷經兩次休學、服兵役,並遭遇三次重大車禍,車輛非半毀即全毀,而我竟僅受輕傷。有一次,因超車導致車輛失控翻覆,猛烈撞上安全島,而我竟能從全毀的車內自行脫困,目擊者皆驚呼「命大」!但我知道,這是神的保守:「保護你的是耶和華,保護你的不打盹,也不睡覺。」然而,即便回到教會,我仍如迷失的羊,再次遠離。
直到92年10月的某個夜晚,劇痛瞬間襲擊我,我幾乎無法呼吸,每一次吸氣、吐氣,都如利刃割身。急診手術成功後,我開始再次呼求主名,回到羊群中,跟隨牧人。病後,我竟得了一份可自由調配時間的工作,既能調養身體,也能應付物質所需,這一切皆是神奇妙的安排!
我曾感嘆,從住家到會所步行僅需十分鐘,但我竟虛耗十多年光陰才回到神的家中。然而,如今我感謝神在我身上的作為,因為聖經說:「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
即便日後疾病可能復發,但無論順風或逆境,我深信神是信實、公義且充滿慈愛的,只要我完全放下自己,堅定地順服於祂的帶領,過教會生活,這就是我人生最正確的選擇。
——李守恩(已離世,與主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