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嗜菸如命,牆壁被熏得黃黃的,不管我用什麼方法,他就是戒不掉。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他總是皺皺眉,數落我幾句後,便回頭繼續抽他的菸、看他的電視。
小時候,我們家曾過過幾年小康的日子,直到父親失業,家裡的開銷一項一項付不出來,而他的菸癮卻反而越來越重。即使政府加重菸稅,每包菸貴了十元,他依舊照抽不誤。
隨著經濟壓力加劇,母親成了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護士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她回家後還得打理一切。父親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從小被嬌養,從未做過家事,婚後依然如此。對母親而言,這是一段痛苦的婚姻。她曾告訴我,當年三十歲還沒結婚就不太「合適」,於是外婆替她安排了這樁婚事,卻沒想到,婚後的重擔會如此沉重。她本以為「抽菸」只是個無傷大雅的習慣,沒想到,壓力讓她喘不過氣,爭吵成了家常便飯。
每當父母爭吵,我就躲進房間。身為獨生女,以前還曾對母親開玩笑:「怎麼不幫我生個弟弟或妹妹?」但等家裡陷入經濟困境後,母親卻時常對我說:「還好只有生妳一個,不然弟弟妹妹的學費去哪裡找?」
父親其實頭腦很好,但脾氣急躁,容易與人起衝突,所以工作總是斷斷續續。二姑姑曾幫他介紹一份在學校教電腦的工作。奶奶、二姑姑和三姑姑都是基督徒,而父親在高中時也曾信主,但後來便沒有參加聚會。我從國中開始的學費,都是二姑姑在資助。她們家的生活與我們天差地遠,每次過年,他們總是喜樂地聊天,而我卻一點都開心不起來,不想加入對話,甚至逐漸不再喜歡過年。我變得孤僻,從話多變得話少。
好在上了大學,我符合獎學金資格,不用再成為二姑姑的負擔。大三時,我參加了福音聚會,信主並受浸。姑姑很高興,母親卻大發雷霆。她向來喜歡求神問卜,對我的決定極為不滿,甚至把我罵哭了。但即便如此,我仍然繼續去聚會。
後來有一次,我在禱告時,主耶穌責備我——我總是只顧自己的感受,把家中的不幸全都怪到父親身上。祂催促我為父親禱告,為他的生活需求禱告。我有些不願意,但還是照做了。
母親因病搬去外婆家,方便照顧,而我畢業後也搬去外婆家住。這時我才發現,父母已經形同陌路,幾乎不再交談。我成了他們之間的橋樑。後來我得知,父親又在二姑姑的介紹下,進入教會工作,與教會的弟兄合租房子,過著穩定的教會生活。我知道,主已經應允並成就了我的禱告,儘管那是我帶著掙扎、不情願地禱告,但主仍然垂聽了。
畢業後,我第一次回去探望父親,帶了維他命 C 和尼古清給他。他沒多問,直接把東西放進櫃子裡,我也沒說太多,怕又被他數落一頓。但當我第二次去看他時,卻發現他完全變了。以往,他總是對我的來訪不太耐煩,我也習慣了在他的私人領域縮手縮腳,深怕不小心弄壞什麼東西讓他生氣。然而這次,他的臉上竟然掛著放鬆的笑容,還帶著一絲靦腆。我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
他遞給我一個大袋子,裡面裝滿了教會弟兄姊妹送的食物,還有一件他親自買給我的毛衣。那件毛衣正是我一直想要的款式,雖然季節不太對,但我的心卻被深深觸動——長這麼大,這是父親第一次送我衣服。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父親——像個孩子,帶著靦腆卻誠摯的笑容。我試著與他交談,發現他不再不耐煩,反而變得誠懇又喜樂。以往,我總是想快點說完重點好離開,而這一次,我卻努力找話題,想與他多聊一會兒。
還記得第一次來找他,回程時,我哭了,因為心裡難過。但第二次回程,我卻滿心喜樂,因為神成就了我以為不可能的事。
有一次,我再度探望父親,碰巧他正在和人討論修電腦的事。我趁機環顧他的住處,結果驚訝地發現——他的桌上居然沒有菸灰缸!那個與他形影不離的菸灰缸,竟然消失了!螢幕不再被熏黃,牆壁依舊潔白,所有的白色物品仍然保持原來的顏色,沒有一絲菸漬。這簡直是奇蹟。
主是信實的大能者——父親的菸,真的戒掉了!當我把這些事告訴母親時,她竟開始動了回去與他同住的念頭。我心裡默默禱告,希望有一天,母親和父親這邊的親戚也都能信主得救。我知道,當我信靠主耶穌,「我和我一家都必得救。」
(本文編輯自《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