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33)
信息選讀:馬太六章三十一至三十二節說,『所以不要憂慮,說,我們要喫甚麼?喝甚麼?披戴甚麼?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急切尋求的。』我們若是憂慮喫甚麼,喝甚麼,喫喝就變作我們的負擔,我們便和外邦人一樣。古今中外,只要是人,都是天天憂慮他們的生活。人的生活離不開『喫』和『穿』這兩面;裏面的需要是喫,外面的需要是穿。
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會為喫、穿憂慮,所不同的不過是喫、穿的程度如何;這是不變的原則。然而,主耶穌說,『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喫甚麼,喝甚麼;也不要為身體憂慮,穿甚麼。』(25。)這是主的命令,主的吩咐。主在三十二節上半說,『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急切尋求的,』我們不必效法。下半接著說,『你們的天父原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這可以說是一個事實,也可以說是一個應許。
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總是關心全家人,總是關心兒女。在屬靈上,我們也有一位父,是在天上的父,祂知道我們一切的需要。然而,我們曾否寶貴過馬太六章這句話,也為此感謝父:『父阿,我實在敬拜你,感謝你。我若是愁喫愁穿,就是得罪你,因為這是外邦人作的,他們沒有一位天上的父,所以他們自己憂慮。可是我不應該,我有天上的父,我不必為這些憂慮,因為你都知道。』我們不能跟隨外邦的風俗,天天憂慮喫甚麼,喝甚麼,這乃是他們口頭上的話。我們有一位天父,我們所需要的喫、穿,祂都知道。
主說,『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這裏不是說祈求,而是說尋求,意思是尋找。我們要尋求,就是要尋找神的國、神的義。不僅是禱告,不僅是祈求,更是尋找。我們先尋找神的國和神的義,我們所需用的一切,祂都要加給我們。這句話的上半句是命令:『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下半句是應許:『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祂不是說都要賜給你們,乃是要『加』給你們;除了神的國和神的義這兩件之外,再加給你們。好比我們到店裏去買東西,店裏再送一件小禮物,不需代價,乃是加給的。
今天在召會裏,神的國就是召會,神的義就是基督。我們若尋求神的國,卻脫離召會,不過召會生活,那就不是尋求神的國;今天神的國就是召會。羅馬十四章十七節說,『因為神的國不在於喫喝,乃在於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神的國就是召會,神的義就是基督。我們到召會來,在召會中過生活,就是尋求神的國;我們活基督,就是尋求神的義。結果,國和義,我們都得著了;換句話說,我們得著了召會生活,也得著了基督。
天父只給我們這些麼?不,還加上喫、穿,還加上坐車、旅行、住宿;凡我們所需用的衣、食、住、行,祂都加給我們。我得救六十二年,事奉主五十五年了,從來沒有看見一位尋求神的國、神的義的人,挨餓、受凍,喫不飽,穿不暖,沒房子住,沒車子坐;反而他們個個在召會中,活基督,過神國的生活。結果他們得著神的國、神的義,並且神也把衣、食、住、行生活的四要素,加給了他們。(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跟上時代重建聖殿》)
你可以這樣禱告:父阿,我實在敬拜你,感謝你。你是真正的一家之主,關心你的兒女,也知道你兒女的需要。你不要我為喫喝憂慮,好像沒有父的人一樣;你乃是要我先尋求你的國和你的義,其他的你都會負責。天上的父,我願意尋求基督與召會,因為這些是最上好的;我也相信你的應許,我會得著神的國、神的義,並且你也會把衣、食、住、行生活的四要素,都加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