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除,叫祂復活了,因為祂不能被死拘禁。(使徒行傳二24)
信息選讀:主是神,也是復活,有不能毀壞的生命。祂既是這樣一位永活者,死就不能拘禁祂。祂將自己交於死,死卻無法扣住祂,反而被祂擊敗,祂就從死裡復活了。(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聖經恢復本》使徒行傳二24註)
主復活後,不僅時間、空間不能限制祂,死亡也不能限制祂。因為祂藉著復活,已將死亡的限制撞破了。拉撒路的復活與主的復活不同。拉撒路只是回生,不是復活。因為他還不能脫離捆他的布,並且最後還是要死;死的限制在他身上還存在。但主復活的時候,乃是打破死亡的限制,乃是經過死亡而不被死亡所拘禁。陰間的門無法攔阻祂,無法吞滅祂。祂復活了,就不再死,死在祂身上毫無能力和作為了。主復活時,連祂的門徒彼得、多馬等也不相信。當抹大拉的馬利亞跑去告訴彼得、約翰說,主不在墳墓裏了,他們即刻去探究竟,只見墳墓裏細麻布、包頭巾分別還在,而人卻不在了。當拉撒路復活時,他仍然被細麻布、包頭巾纏裹著,仍受到限制。但主復活時,細麻布和包頭巾放在墳墓裏,祂離開了。這就是說,主乃是超越一切限制的。
主這樣的復活,乃是要為著召會作頭,並且把我們這些人聯在一起作身體。神現在就是以主耶穌為頭,把我們作成基督的身體。所以元首的性質如何,身體的性質也是如何。神的話叫我們看見,主在復活裏是怎樣,召會在復活裏也是怎樣。所以甚麼是召會?藏著基督的復活的,就是召會。(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三冊》)
召會和復活的主,不僅性質一樣,能力也一樣。神用甚麼方法在主的身上衝過一切的限制,神也照樣在召會身上要衝過一切的限制。所以今天召會應當如同復活的主,與祂有同樣的能力,與祂一樣的自由,與祂一樣的不受任何限制;否則就不能算召會。(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倪柝聲文集第三輯第十三冊》)
在五旬節的時候,使徒對人說,『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除,叫祂復活了,因為祂不能被死拘禁。』(徒二24。)死不能拘禁祂。換句話說,所有活的人到了死裏面去就出不來了,但是主耶穌,祂是死所不能拘禁的。死沒有力量抓住祂,那個就是復活。祂的生命是耐死的。死過又活,就證明那個生命是耐死的。召會從神的眼睛看是耐死的。陰間的門向召會開著,但是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不能把她關在裏面,所以召會的性質就是復活的。復活是不怕死的,受苦纔能證明他是耐死的。你想某人遇見這件事,恐怕要完了;但是,不,他經過又出來了。經過死而能存在的,這是復活。就是我們個人的生活,多少次都是這樣。也許遇到試煉,遇見試探,禱告也沒有了,聖經也難讀了;弟兄們都說,這回差不多了;但是不久又起來了,神的生命在你裏頭不久又出來了。經過死就完了的,那不是復活。召會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她是經過死而不被死埋沒的。(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教會的正統》)
你可以這樣禱告:主耶穌,你是復活的主,你也是召會這基督身體的頭,所以你如何,召會也如何。主阿,你那超越一切限制的生命,已經被作到我的裏面,使我與你有同樣的能力,與你一樣自由,一樣的不受任何限制;有時候看來是完了,但是你的生命在我裏頭不久又出來了,這是何等美妙。阿利路亞,你復活的生命是耐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