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埃及記第一章裏,我們看見以色列人被奴役;
在第二章,我們看見神豫備了一位拯救者。
現在我們要來看出埃及記第三章,關於神如何呼召這個祂所豫備的人-摩西。
神在呼召人一事上的忍耐
出埃及記三章七節說: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神完全知道他們的光景,巴望拯救他們。
然而,祂卻必須等到摩西完全豫備好。
出埃及記這幾章,啟示出神十分有耐性。
遠在摩西出生以前,以色列人就在埃及受苦了,但神至少還等候了八十年之久。
若是你對所處的情況無能為力,就很容易忍耐。
因為在這樣的情形裏面,你除了等候以外別無選擇。
但是對於能幹的人來說,這就不容易忍耐了。
神的確能拯救以色列人,祂有足彀的能力,然而祂卻忍耐著等候,一直等到摩西被豫備好。
摩西到了四十歲時,不但受過最高的教育,並且成了說話行事都有才能的人。(行傳七22。)
無疑地,照他自己的估計,他認為他彀資格,也準備好要為他的百姓行事,
所以他就出頭處理,埃及人對以色列同胞的欺壓。
但是神卻將摩西放在一邊,直到四十年以後,他照著神的標準完全豫備好。
在此我們看見神的忍耐。
神為甚麼需要等候那八十年呢?
我們沒有人願意等候這樣長的時間。
但在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人能讓神提早進來,所以,神必須等到摩西生下來。
四十年以後,摩西在那裏,而且已經長大了;但神仍需等候,因為摩西是這樣的天然,這樣的「野」。
因著還沒有一個豫備好的人,神就必須等候。
這裏我們看見一個原則。神在每一個時代中都渴望作一些事。
問題不在祂那一邊,而是在祂的百姓這邊。
問題總是這樣:準備好接受神呼召的人在那裏?他豫備好了沒有?
神呼召摩西的目的
(一)消極一面: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暴政
在出埃及記三章八節說:『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
然而,神呼召摩西的時候,埃及是地上的超級強國,法老有絕對的權力。
在這裏卻有一個人八十歲了,他人生的後四十年,花費在曠野裏牧放羊群。
這樣的人如何能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法老殘暴的權勢?
對摩西來說,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二)積極一面::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為奴之地,進入迦南流奶與蜜之地
神呼召的目的,不僅要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為奴之地,並且要帶他們進入那「流奶與蜜」之地。
但從人來看,神呼召的積極方面,比消極方面更不可能。
埃及豫表黑暗的國度,而法老豫表那惡者撒但。
神的百姓如何能從這一個邪惡勢力的手中,被拯救出來,並蒙拯救脫離黑暗的國度?
在摩西豫備好之前,沒有人能完成這事。
甚至摩西在四十歲以前,雖然知道他的同胞遭到逼迫,或許也下了決心,要學習所需要的一切,來裝備自己,好拯救這些百姓。
然而,摩西未必看清楚了那個目標。
在豫表上,帶以色列人進入美地,表明把人帶到基督裏,就是迦南地所豫表,那包羅萬有的人位裏。
基督就是那美地的實際。
我們傳福音時,可能也像摩西一樣不清楚目標,只知道要拯救人脫離撒但的轄制,
卻不知道接下來,該將人領進對基督的享受裏,使他們長成為建造的材料,成為神團體的見證。
雖然摩西當時不完全清楚那個目標,他仍然盼望為他的百姓作些事。
希伯來書十一章24至25節說他「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後來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他認為自己已經成熟了,準備好要出手拯救他們。
但事實上,他甚麼都不能作,他憑著自己沒有能力拯救百姓。一旦情形險惡,他就逃走了。
一個蒙召之人
(一)被對付並豫備了四十年
摩西逃走以後,神花了另一個四十年,把這位能幹卻失意的人,帶到真正的盡頭。
要了結這樣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直到在曠野中被神「擱置」了四十年,摩西這纔曉得,他根本沒有資格和能力,拯救神的百姓脫離埃及,並且領他們進入美地。
這種擱置,其實正是神對摩西的豫備。
當摩西在曠野的頭幾年間,他也許抱怨他的希伯來同胞,居然不願承認他是以色列的拯救者。
摩西也許想:「那個人真是瞎眼!竟不知道我是可以拯救他們的人。就是因著他多嘴,我被迫逃亡了。
以色列人中間沒有人能幹我所能幹的事,沒有人擁有我當時的地位、學問和能力。但現在一切都完了。」
不過一年又一年過去,我們信摩西的態度開始有轉變,最後不再為著自己的遭遇而責備任何人。
教育一個人很容易,但要了結他卻相當困難。
單單由在王宮長大,逃亡後卻必須住在曠野的這一點,就知道摩西很不好受。
當他在曠野看守羊群時,甚至那群羊也不屬於他,而是屬於他的岳父。
所以當神在焚燒的荊棘裏向他顯現時,摩西認為自己不配蒙神呼召。
然而,就在摩西自絕不配的時候,神卻堅持要呼召他,叫這個八十歲的老頭子回去埃及。
(二)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
經過了在曠野的那些年,摩西失去了對自己所有的信心。(三11,參看二11~13。)
當神呼召他時,摩西說:「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四10。)
這樣的人,為甚麼在行傳七章二十二節,司提反居然會說摩西「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呢?
不錯,當摩西四十歲時,他說話行事,真的都有才能,是一個會說話的人。
但在另一個四十年以後,他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
當他年輕力壯時,有個負擔從主臨到他。但因著他自己那樣有自信,覺得自己有才幹和能力實現這負擔,神就安排環境使他被棄絕。
摩西定規深深失望。一年過一年,神在摩西身上作工,不是要消除這個負擔,而是要了結摩西天然的才幹,使他對自己毫無信心。
當神呼召摩西時,他心裏也許說:「主,四十年前我盡力去搭救以色列人,但你不許我成功。
我被棄絕,必須逃到這曠野來,我在曠野受苦四十年。我已忘了在王宮裏所學的一切。
我成為無有。現在你說要我去見法老。
我彀格的時候,你辭退我;但是現在我不彀格且無能的時候,你卻要使用我!」
但主裏面也許說:「摩西,完全錯誤,我不需要你作任何事。
你豈沒有看見那裏的荊棘麼?
荊棘燒著,卻沒有燒燬。我只要你來彰顯我。
摩西,不要拒絕這個負擔。
要接受負擔,但不要用你的才幹和力量去實現它。
因你認為自己準備死了,我現在就能用你。
摩西,不要拒絕我。我不要照你天然的觀念用你。
我要以我的方式來用你,就像荊棘被火燒著,卻不被燒燬。」
許多聖徒深信他們從神接受了一個負擔,要為祂作某一項工作。
然而,他們一開始去作時,神就介入來對付他們。
我們因被棄絕而失望,也許決定丟下那個負擔;但我們無法丟下真正從主來的任何負擔。
如果你能丟下負擔,這就表明它起初就不是從神來的。
每當主給了我們負擔時,不論別人如何反對我們,我們都不能將那負擔擱在一邊。
雖然我們也許失望透了,負擔卻仍在我們裏面。
遲早它要再在我們裏面興起。
我們的難處是這樣:如果我們有從主來的負擔,就想用我們天然的力量去實現它。
但如果我們天然的力量受到對付,我們就想將負擔丟在一旁。
我們沒有把神的負擔與我們天然的力量分開。
我們喜歡把這兩件事聯在一起,但神卻要把它們分開,保留負擔,而把我們天然的力量擱在一邊。
所以,神花了四十年來對付摩西的天然力量。原則上,祂也對我們作同樣的事。
為神作事,卻不用我們自己的力量或才幹是不容易的。
世人常常有這種態度,如果要求他們做某件事,就該讓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做,而不受他人的干擾或勸告。
如果我們不能憑自己做某事,我們就完全拒絕做這事。
這個態度對於主的工作是一大攔阻,連教會中的長老也可能有這種態度。
我們的感覺可能是:「如果你要我,那就請你離開,讓我放手去幹罷!」
然而,當神呼召我們做某些事時,祂要我們做,但不是憑我們自己。
(三)認識自己的無能
摩西也必須認識他的無能。(四10~13。)
也許在曠野的四十年間,甚至在牧養羊群上,他也經歷了失敗。
神主宰的權柄造出,某些摩西無法勝過的環境,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摩西,認識他的無能而設計的。
(四)認為自己只配死
在摩西所寫的詩篇第九十篇裏,他說: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這指明摩西在八十歲時,認為自己就要死了。
當神呼召摩西時,摩西也許心裏說:
『主,我四十歲時你為甚麼不用我?那時我能幹、活躍而新鮮。
但現在我就要死了。我八十歲了,我的死期近了。
然而,你這個時候到這裏,來叫我作這事。
對我而言,似乎你來的不是時候。主,我不再是能幹有用的了。我是一個只配死的老人。』
(五)受囑咐作奉差遣者,不是差遣者
就在摩西認為自己即將死了的時候,神進來吩咐他作一個奉差遣的人。(三10,15。)
神是差遣者,發起人,而摩西是奉差遣執行差遣者之意願的人。
為了強調這一點,「打發」這個詞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裏用了許多次。
神打發摩西時似乎說:「摩西,我是主,現在打發你。你不是差遣者或發起人。你是奉差遣實行我旨意的人。」
所以後來摩西面對法老時,他一點不憑著自己行事。
反而,他的行動就像一個奉主差遣的人,行神所吩咐他行的。
作一個奉差遣的人,意思是說我們不憑著自己作事。
反而,我們只實行那打發我們之人的意願。
作一個奉差遣的人是有福的,並且能使我們完全進入安息。
但要作一個奉差遣的人,我們必須經過許多訓練和管教。
(六)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
神對摩西說話以前,祂給他看見火燒荊棘的異象,
「從荊棘裏火焰中向摩西顯現」(2),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
摩西看見這燒著的荊棘,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3。)
荊棘代表摩西自己。
根據創世記第三章,荊棘代表因罪而來的咒詛。
這說明作為蒙神呼召之人的摩西,是在神咒詛之下的罪人。
摩西是一叢荊棘,而不是利巴嫩的香柏木。
每一個被神呼召的人,必須認識他只是一叢荊棘,裏面有火燒著,這火就是神自己。
雖然神要在我們裏面,並在我們身上焚燒,祂卻不燒燬我們;那就是說,祂不用我們作燃料。
聖經中第一次題到火,是在創世記三章二十四節,有「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這火的出現,是在人喫了善惡知識樹而墮落之後,它趕逐人離開生命樹,甚至使人不能接觸生命樹。
出埃及記第三章又提到火,在荊棘裏燒著的火,代表神聖潔的顯出。
這裏的火不是趕逐人離開任何事物;
反而它表明:即使摩西是一叢荊棘,一個在神咒詛之下的罪人,神聖潔的榮耀仍可在摩西裏面,且在他身上焚燒。
但神的聖潔怎麼可能在我們裏面焚燒呢?
惟有藉著神的救贖,滿足神聖潔的要求,這纔成為可能。
所以,雖然我們曾是在神咒詛之下的罪人,但今天神的聖潔不再趕逐我們離開生命樹,它乃是在我們裏面焚燒。
聖潔的火如今與被咒詛的罪人,成為一個蒙召的人,甚至在他身上焚燒。
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的事實,說明神聖潔的榮耀,該在我們裏面焚燒,但我們不該被耗盡。
若是一個神的僕人被耗盡了,這意思是說他雖然為着神,卻是使用自己的能力。
神不要用我們天然的生命作燃料,祂只要以祂自己作燃料來焚燒。
我們只需要是一叢荊棘,讓神聖的火在其中燒著。
學習我們只是一叢荊棘為著彰顯神,這功課不是容易的。
從神呼召摩西的時候起,摩西就不再對自己有任何的信心。
當別人背叛他時,他不和他們爭辯,他到神那裏去俯伏在祂面前。
摩西這樣,給人看見他是一叢焚燒的荊棘。
當摩西俯伏在神面前,神就像火焰般來到,在摩西這叢荊棘中彰顯祂自己。
但願這荊棘的記載,使我們有深刻的印象,永不忘記。
我們在自己裏面是一無所有,我們只是一叢荊棘。
但神仍然寶貴我們,巴望像火焰一樣,從我們裏面彰顯祂自己。
我們該寶貴祂的焚燒,決不照著天然的人,信靠我們的所是。
我們天然的人及其才能、力量和才幹,都必須終止並被忘記。
荊棘能作甚麼呢?甚麼也不能作。
雖然你認為自己很能幹,最後你將承認你只是一叢無用的荊棘。
感謝神,祂與我們同在,並且焚燒我們。
雖然神聖的火焰在我們裏面,並在我們身上焚燒,我們自己卻不被燒燬。
神呼召摩西並打發他到法老那裏去以後,成就一切並得著榮耀的不是摩西,而是神自己。
摩西沒有武器,他只有一根杖。
他照著主的話帶著那根杖,到法老那裏去,神便成就了一切。
所以,榮耀得著彰顯不是為著摩西,乃是為著神。
在摩西裏面並在他身上彰顯了神的榮耀。我們都該像摩西一樣成為蒙召的人。這異象必須銘刻在我們全人裏面。
每當我們來摸神的工作或教會的事奉時,就要被題醒我們甚麼都不是,只是一叢荊棘。
改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