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跟著感覺走」的故事。
只不過不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也不是跟著別人的感覺走,而是跟著一個萬無一失的感覺走。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善良的作家。他非常害怕拖稿,所以只要寫不出東西來,脾氣就會變得很大,一點也不善良。
「幹嘛這麼緊張?船到橋頭自然直啊!」他的妻子總是這麼說。
「船到橋頭自然直,但是我的文章,到了橋頭還是生不出來啊!」
有一天傍晚,妻子打電話給回家,告訴他爸爸的杯子掉到酒甕裡,要他過去一趟,幫忙把杯子拿出來。
「明天要交稿,我在這裡抱著頭發燒,妳卻叫我回妳老爸家撈杯子!」
快要抓狂的作家正想掛電話,心裡突然有一個感覺:「去吧,過去幫忙一下吧!」
唉,我畢竟是個基督徒,這樣發飆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聽一下主的話,當一回好女婿吧!
作家嘆了一口氣,放下鍵盤,離開書房,背上一個都蘭國小的破書包去搭公車。
車子快要抵達西門町的時候,在附近工作的妻子又來了電話:
「哈,親愛的你在哪裡呀?等我一下喔,我也跟你回去看看老爸!」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裡面的感覺給了他這句話,於是他平靜地回答說,好,我等你。
他下了車,在站牌下默然佇立,預期自己會一如以往等上半小時;想不到妻子從背後冒了出來,用力拍他的肩膀!
「呼呼呼,沒想到我會這麼快吧?沒辦法,我的電腦壞掉了,所以只好提早離開,不能加班了......」
太好了,這還真是-萬事都互相效力啊!
「這樣看來,有機會在十點以前回家,搞定那篇該死的文章?」
正當公車快要抵達巷口的時候,妻子突然又說:「啊我想到了,附近有一家理髮店,我去洗一下頭!」
「不-要!」作家整張臉垮了下來:「拜託!妳去洗頭,就不知道要等到民國幾年了!我明天還要交稿耶!妳太自私了!我們趕快回家幫忙揀杯子吧!」
「拜託嘛,求求你嘛......」
他正想一口拒絕,裡頭卻又浮現了一個感覺:「你想早一點回家,真的是為了趕稿?不是因為寫完後可以打開電視,看你最喜歡的影集?」
作家突然醒悟了過來,那些無奈、煩躁、焦慮的感覺通通消失了。
「對,這才是我。我就是這樣的人啊!真正自私的人原來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
難道稿子和影集比家人重要嗎?
於是他微笑著對妻子說:「對不起,是我不對,妳去洗頭好了,我等妳!」
「哎呀,你怎麼都不反抗,突然對我這麼好!」
「我本來就對妳好,妳做甚麼我都願意等妳的。」
妻子好感動,眼眶中彷彿含著淚光,可是她轉頭往車窗外一看,表情突然轉為似笑非笑,似哭非哭:
「哎呀,我想去的那一家店,今天沒開啦!去不成了啦!」
感-謝-主!
「這樣看來,真的有機會早早回家了!」
作家在心中默默說,主,你真好,讓我對妻子有了正確的態度,又幫我省下了寶貴的時間。
回到岳父家以後,作家問老丈人怎麼一回事?
「我想舀酒出來喝,結果馬克杯掉進去就拿不出來了。我搞了一個下午,都卡在甕口出不來啊!」
誰會拿那麼大的馬克杯,塞進那麼小的甕口裡舀酒?
為了這點小事把女婿叫過來,會不會太誇張?
但是作家沒有翻白眼,只對著老丈人微笑,並且鼓勵他說:「不要緊,這是杯子的角度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的。」
「就像在樓梯間搬家具一樣,」他一邊在甕口旋轉著杯子,一邊說道:「進得去就出得來,角度弄對了,自然就......咦,出來了?」
這麽快?作家居然只花了五秒,就把一個下午拿不出來的杯子給轉出來了!
「哎呀,厲害厲害,還是你厲害!」白頭髮的岳父一拍大腿,很滿意地用軟木塞把甕口重新堵上。
作家和妻子面面相覷:「啊,就這樣?我們千里迢迢跑來,就為了這五秒?」
現在時間還不到八點哩。
隔天編輯打來了電話:「老師,謝謝你啊,這次沒有拖稿呢!」
於是作家把昨天發生的事情告訴他。
編輯在電話那頭若有所思,最後他說:「我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思。」
「怎麼說?」
「去或不去,其實都是兩難,也沒有人可以預知後果。」
「是的。」
「所以像老師這樣,有主的引導真不錯。只要好好配合裡面的感覺,不管怎麼樣結果都是好的!」
是的,我完全同意!
經文分享:
「於是,他按心中的純全牧養他們,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詩篇78:72)
「願主修直你們心中的途徑,引導你們的心,進入神的愛以愛神,並進入基督的忍耐以忍耐。」(帖後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