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食物,以色列家起名叫嗎哪,就像芫荽子,是白色的,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出十六31)
以色列百姓來到汛的曠野,他們見曠野一片荒涼,沒有糧食,就忘了在埃及地作的苦工與受挾制,只記得他們那時在埃及,坐在肉鍋旁,還有黃瓜、西瓜、韭菜、蔥和蒜可吃。他們就向摩西、亞倫發怨言。
神聽見他們的怨言,就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出去收取當天的分量。只有第六天要多收一倍,因為第七天是安息日,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吃前一天保存的分。神要以此試驗他們,是否遵守祂的法度。
當早晨來臨的時候,營的四圍滿了露水,露水上升之後,曠野的地面上有細小的圓物,細小如地上的霜。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你們要按著各人的食量,和自己帳棚裏的人數,每人一俄梅珥。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人多收,有人少收。等到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有些人懶惰不聽話,硬是留一些到第二天早晨,食物卻生蟲變臭了。
到第六天,百姓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二俄梅珥。因為第七天是安息日,沒有東西降下。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取,卻什麼也都找不著。摩西對他們說,「看哪,耶和華既將安息日賜給你們,所以第六天祂賜給你們兩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許甚麼人出去。」於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
以色列人稱這樣從天而降的食物為「嗎哪」。它外型像芫荽子,是白色的,味道如同攙密的薄餅。他們吃嗎哪,共吃了四十年,直到進入美地。
神將嗎哪賜給祂的百姓吃,說出神的心意是要將祂自己作到人的裏面,並藉著屬天的食物餵養我們。人吃進什麼,就成為甚麼。以色列人在埃及時,吃埃及的食物,他們的性情、喜好,都像埃及人。現在他們被神從埃及領出來,神盼望用天上的食物充滿他們,滿足他們,餵養他們,使他們成為屬天的子民,為著完成祂的旨意。我們都已被神從世界中救贖出來,但我們的口味、愛好,還受世界的影響,我們裏面還有相當多世界的成分。我們需要天天吃屬天的糧食,就是神的話,使我們被屬天食物充滿,而有生命和性情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