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國界在哪裡?”這是一個很基本,但卻是很難回答的問題。聖經在多處描繪出了以色列的邊界,早期的猶太拉比們也討論了其合法的範圍,百年前猶太復國主義者則清晰地打印出了國界圖。如今,紛紛擾擾的區域衝突更是讓這個問題充滿了不確定性。
在個人演講、專欄撰稿和現場採訪中,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大衛.弗瑞德曼都反复討論了以色列的邊界問題:“一個成熟的國家將自己決定什麼是對其公民最好的……尊重自己的權利,或者說神聖的責任,來為猶太國家規劃正確的邊界線。這就是一個成熟的國家所該做的。 ”“有人會說是約旦河;有人會說是1949年的停戰線;有人會說是以定居點群為界,沒人能給出了一個準確且公平的答案。”弗瑞德曼指出,建國75年後,以色列仍然沒有明確定義的邊界。
聖經曾三次討論了以色列的邊界。在《創世紀》中,神應許給亞伯拉罕一片從地中海延伸到伊拉克西部的廣闊土地。這種劃分通常被稱為“大以色列”。 《民數記》則描述了小得多的邊界,其與以色列現在的邊界相似。而在《申命記》中又提到另一應許 - 有限的邊界最終會被擴大。這些邊界的劃分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神聖意義,也因為當古猶太國和現代以色列建立時,猶太人都參考了這些邊界的描繪。
《米西納》,《塔木德》和中世紀猶太學者著作也詳細討論了以色列的邊界,其中提到了人們的各種問題,比如,祭司是否可以離開這片土地,其界線在哪裡?到哪個界線為止的出產需要交上十分之一呢?拉比學者們的共識大致就是在彌賽亞時代之前,以色列的邊界會受到限制。而只有在彌賽亞時代,猶太人才有資格擁有更遼闊的土地,以色列的邊界才會擴展到《創世紀》提到的標準。兩千年前左右古以色列國被摧毀,羅馬將這裡稱為巴勒斯坦地區,並沒有劃定其確切邊界。只有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者們制定新的世界秩序時,他們才開始關心起了巴勒斯坦地區的邊界。英國託管時期,巴勒斯坦地區包括了今天的以色列和約旦。而在1923年約旦立國之後,巴勒斯坦地區被限制在了地中海和約旦河東之間。
早期的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也沒有早早地確定將來的以色列邊界線。在國家成立之前,領導人如澤維·賈鮑京斯基和梅納赫姆·貝京所發布的地圖甚至包括了今天的約旦,並稱之為“大以色列”。當聯合國在1947年向猶太人提出兩國計劃時,他們對被給予的有限疆土感到非常失望,但也並沒有放棄對大以色列的希望。(注:1947年聯合國提出兩國計劃,將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二,分別交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獨立統治。當時以色列方接受此方案,而巴勒斯坦代表則拒絕了計劃,此計劃視為無效。)本古里安在一次演講中說:“接受兩國計劃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約旦河東地區:沒有人能要求別人放棄他的異象。我們今日雖需要在一個限制的邊界內成立國家,但猶太復國主義對邊界的渴望也是整個猶太民族所關切的,沒有任何外部因素能夠限制這樣的願景。”
而在以色列建立後,在一次對內閣的演講中,他說道:“為什麼我們有義務去接受連阿拉伯人都不接受的邊界呢?”在給他兒子的一封信中本古里安也寫道:“我的假設是,在小塊土地上建立的猶太國家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在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中,以色列最終佔據的土地比原本兩國計劃給予猶太人的多出了大約20%。阿拉伯鄰國在1967年計劃再次發動進攻,但以色列最終贏得了戰爭,並通過控制西奈半島、加沙地帶、撒瑪利亞以及戈蘭高地,將其領土擴大了四倍。
雖然,在1980年代初以色列放棄了西奈半島,在1990年代放棄了猶太和撒瑪利亞的某些城市,並在2005年完全撤出了加沙,其領土較之1967年前也已擴大了許多。如今,以色列的各黨派和權力組織都沒有擴大以色列邊界的政治需求。以色列的敵人則常聲稱以色列計劃建立一個領土擴展到整個中東的大以色列國。這正如弗瑞德曼大使所說,以色列的邊界尚未確定也無法確定。
或許今日最好的情形就是維持這樣邊界模糊的現狀吧。在盼望之中,時間將會顯明一切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