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後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喔~
帳號: 密碼: 登入 註冊
2023‧05‧15
婚姻家庭│【夢想中的家 - 從父親離世、寄人籬下,如今卻全家六人喜樂一同服事主…】

 

 

回顧過去,有失望,有絕望,有夢想,有挫折,這一切最終都成了我們的益處。在慈愛的神主宰的手中,我們原來一無所有,今天我們雙手滿滿。今天我們所擁有的,是當初我們連夢都不敢作的。但願我們家也能成為流露主愛的小視窗,讓更多人能夢想成真。

 

 

 

破碎的期待

出生在臺北三重,自有記憶以來,父親就長年臥病在床,母親身兼父職,總是忙碌又嚴厲。印象中,父母親總是不和,雙方只要一有互動,立刻會引發劇烈衝突與不停的爭吵。所以,從小我就學會察言觀色,自知要安靜、乖巧,不要去惹大人生氣,因為一不小心,衝突爆發就在一瞬間。

 

九歲那年,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父親癱臥在床邊,堂堂一個魁武的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樣泣不成聲,他含著淚對我說,“媽媽走了!”我小小的腦袋裡根本不懂什麼叫作“走了”,最不能瞭解的是,這不是媽媽的家麼,她怎麼會走了呢?我覺得自己就像被狠狠地撕裂了一半,再也不能完整了。有時心裡難過,也不敢在父親面前哭,只能夜裡躲在被窩內暗自流淚。

母親剛離開的那段時日,我天真的以為母親只是暫時離家出走,不久就會回來。我在心中暗暗起誓,在母親回來前,要負起幫助爸爸與照顧弟弟的責任,也要更加努力用功,兼顧課業與繪畫比賽,要繼續比賽、得獎,拿到更多獎項,讓母親開心,使她能回心轉意。在這樣的期待中,我天天努力,並盼望母親回家的那一天。

在持續的忍耐中,一過就是五年,我一直盼望著家人可以破鏡重圓。沒想到我盼到的,不是母親的回來,而是更慘痛的創傷。父親雖然常年臥床,仍然耳提面命,教導我,扶持我,是我唯一的倚靠。有一次,父親感冒高燒,在浴室中暈倒,頭部受創,不得不住院治療。隔天,我在學校聽到緊急廣播,通知父親在院病危。當我趕到醫院時,父親已不明原因地突然過世了。才十四歲的我,初次面臨死亡,面對此景,完全崩潰。我驚嚇到不知所措,我失去了家裡至愛的親人和生命中唯一的倚靠。接下來的日子,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過的。在學校裡,整天經常一個人面無表情,沒來由的淚流不止,無法與人互動;沒有原因的嘔吐,甚至無法進食。

 

撫平、修復破碎的心

學校輔導室的老師知道我父親過世後,常來關心我,找我聊天,陪我用餐。有一天,一位補導老師邀我去召會。我雖然答應她的邀約,卻帶著強烈的防衛心情而去。到了那裡,沒有我想像中高聳尖塔的美麗建築和十字架,只不過是一間不起眼的普通房子,門裡傳來悅耳的詩歌聲。不知怎的,我的腳一踏進門,內心就莫名其妙地浮起一陣感動,不由自主地流下淚來。散會後,一位阿姨來握著我的手問我:“能不能為你禱告?有沒有需要幫你禱告的事情?”面對她,我淚流不止,無法言語。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位阿姨,卻有一股愛的暖流從她身上悄悄地漫過我的心。這是我經歷至親骨肉生離死別之後,第一次聽見比我自己親人還要親的聲音,也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那個相當生疏的“被愛”的感覺。

雖然我根本不認識神是誰,也不認識什麼是神的愛,那天我的心裡清清楚楚知道,這裡有愛。我嘗到了愛的甘甜和愛所帶來的平安。神的愛藉著我身邊的叔叔、伯伯和好多的阿姨圍繞我,擁抱我。最觸動我的是這些人給我的愛,是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並且是完全沒有條件的。我當然知道,他們在我身上是不會要求任何回報的。從那天起,我的心不僅被溫暖,也漸漸被醫治,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珍重。透過愛主的老師耐心地傾聽與關懷,以及一次次把我帶到神面前簡單的禱告,真實地撫平並修復了我破碎的心。我也漸漸地確信有神,也深信祂是一位愛的神。因為我是從祂的愛開始認識祂。我也開始學習用神的愛去愛周遭的人。我成了一個有愛可以與人分享的人了。

 

離開寄居的家

父親過世後,我們姊弟倆無人照顧,母親只好勉為其難地將我們帶去與繼父同住。不料,這個新的生活又是另一個苦難的開始。我和弟弟不但沒有受到母親悉心的照顧,反而受到繼父及其親人無理的對待。每天我都在想盡辦法忍受煎熬,切望能離開這個所謂“寄居的家”。我很早就開始為生活的需要,謀求打工的機會。所幸我個頭長得高大,才十五歲的我就在附近小吃店、牛排館、早餐店打工。這樣忍辱負重將近三年,最終我取得弟弟的諒解,先出去打拼,等有機會再接他出去。

兩年後,我離開“家”,和同學住在一起,每天省吃儉用,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半夜讀書、寫作業。在那段忙碌打工的歲月裡,當時帶我去召會的老師一直保持與我聯繫,時常關心問候我。高職二年級時,因著我對繪畫的興趣,得過不少獎項,順利地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工讀,開始有較穩定的工作,但依然為著生活、課業與工作奔波忙碌。

 

夢想有一個家

在廣告公司工讀時,我遇見一位剛退伍在出版社工作的先生,向我推介一套美術夢想有繪畫叢書。因我無力一次付清,便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毎次他來向我收款時,都非常守時、守信。我們的工作都與美術有關,所以見面時自然而然就聊起與美術、藝術相關的故事和歷史,漸漸成了好朋友。我得知他家中有六個兄弟姊妹,由於他排行第五,從小就不被重視,養成了他孤僻、單獨、偏激的個性。所以,他除了賺錢之外,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他立志要賺大錢,讓家人對他刮目相看。所以他在出版業工作一年後,就轉到金融投信證券業服務。

那時,因為我已經認識並相信了主耶穌,也經歷祂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所以每次見面,總會述說一些主耶穌如何在生活中帶領我的親身經歷,以及聖徒們對我的扶持與禱告等等。交往一段時日之後,他欣賞我約會時,從不挑剔地點、飮食和氣氛,總是默默聽他說話、談他的抱負,以及在家中所受的委屈,也沒有時下年輕人喜歡虛榮、揮霍的習慣。而他守信、重承諾的好性格,也讓我覺得他是一個可以信託的物件。

我們兩人因為同樣生長在缺乏愛的環境中,渴慕家的溫暖,便漸漸由相知、相戀而相許,同有一個心願,期望能打造一個甜蜜、熱鬧、又溫馨的家。雖然當時他尚未信主,但我相信這個姻緣是主耶穌聽了我的禱告而成就的。若沒有神在這段交往中加上祝福,我真的無法確定能靠自己的力量,找到這樣體貼又照顧我的另一半。

 

持家大不易

我剛滿二十歲就結婚了,婚後第二年生了兩個雙胞胎女兒。年輕的我初為人母,同時要照顧兩個初生嬰孩,實在苦不堪言。尤其到了晚上,兩個孩子輪番上陣,哇哇大哭,等著要喝奶,真是讓我疲於奔命,但也在那一刻才真正體會到為母則強的韌性。後來,我又陸續生了兩個兒子。丈夫雖然很體貼我,但為了賺錢養家,一直忙於工作。我在家中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總是自己一人孤獨摸索,一面照顧孩子,一面料理家務。

因著孩子小,我根本無法外出。一直照顧我的老師,便聯絡召會裡的姊妹們每週一次到家中來看我,陪我讀經、唱詩歌、享受主。有時候,我很羡慕同年齡的女孩,可以自由出外遊玩、逛街。然而,每當我疲憊地到主面前流淚禱告時,主總是用愛撫慰我,加力給我,告訴我:“作母親乃是祂的恩典和賞賜,是神聖的託付。”所以,我也學習在主的帶領中照顧孩子。帶他們從小過一個單純的生活,有規律的作息,每天用聖經故事餵養他們,帶他們唱詩歌,並學習禱告仰望主。而他們也蒙主保守與祝福,每天都活得單純、平安又喜樂。等到雙胞胎女兒可以走路之後,我就帶著孩子們一同去聚會。
雖然我早已相信主,但是當時年紀小,後來又為生活奔波,隨即進入婚姻,忙於照顧孩子,一直沒有正式受浸。在一次姊妹聚會中,我蒙主愛的呼召,覺得應該快快受浸。當我受浸起來後,心中所有的疲憊與重擔頓時盡消,覺得自己真正回到家了。我真正的父母乃是創造我的神,我是祂的兒女。

 

風暴中的回轉

先生因著立志賺錢,承諾給家人好的生活品質,非常認真學習,對於投資買賣相當敏銳,職場的表現一直很突出,受到客戶與上司的信任與肯定,很快就突破百萬年薪。但他也因著事業過於順遂而驕傲起來,瞧不起身邊的同事與小客戶,並隨意揮霍錢財。

二〇〇三年全球景氣開始萎縮,先生的業績下滑。原先信任他的客戶也開始虧損,並發生錯賬問題,他因此常常心神不寧。原本他是個無神論者,這時竟開始迷信起算命,到處去拜財神爺。上班前要先看星座運勢,過年時要去問風水流年;然而,這一切都沒有帶來任何起色。我看在眼裡,只能暗中為他禱告。

二〇〇八年發生了全球金融風暴。先生的收入銳減,家中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但他愛面子,不敢讓我知道,獨自坐困愁城,覺得沒有盡到作丈夫與父親的責任,又不知如何是好,以致經常失眠。這時,他想起我的信仰,腦海中浮出我帶著孩子為他禱告的畫面,以及我的老師向他傳的福音。他心想為何不試試看,反正又不用花錢。於是他偷偷地在睡前一邊流淚,一邊向神禱告,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求主拯救他。

 

夢想建立的“家”成真

丈夫向主禱告後,真實地經歷了主是聽禱告的神。主經常差遣弟兄姊妹默默地幫助我們,請我們吃飯,並幫忙照顧我們的孩子。在那段經濟極度拮据的日子,主總是及時解決我們的困境。這讓我們兩個人一同經歷也一同見證,我們所信靠的神是信實的。在那段最困難的期間裡,孩子們雖然年紀小,卻也感受到家中的為難,並經歷到召會中長輩們的照顧,而陸續信主受浸。那一年的十月十九日晚上,我帶丈夫去參加福音聚會。一走進會場,聽到弟兄姊妹喜樂的詩歌聲,他立刻感受到從小渴望的父母之愛、手足之情就在那裡。他內心充滿了平安與感動,當場就受浸得救了。

一路走來,我經歷到主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主從一個殘破的家庭把我拯救出來,借著召會中的眾聖徒讓我嘗到愛的甘甜,經歷愛的醫治。還一步步帶領我學習在祂的愛中為人妻、為人母,到如今全家都得救成為神的兒女。更得以在召會這神的大家庭中,享受神作我們愛的泉源和全豐全足的供應。在神的家中,我與丈夫夢想建立的“家”真正的實現了。回顧過去,有失望,有絕望,有夢想,有挫折,這一切最終都成了我們的益處。在慈愛的神主宰的手中,我們原來一無所有,今天我們雙手滿滿。今天我們所擁有的,是當初我們連夢都不敢作的。但願我們家也能成為流露主愛的小視窗,讓更多人能夢想成真。

 

見證人:楊黃馨香

 

想與我們一同線上聚會嗎?請按此加line與我們聯絡line.me/ti/p/-XZGtAXVxM

下載telegram ,加入水深之處telegram收文章通知 https://t.me/Luke54Taiwan

【您也有見證想投稿嗎? 水深之處歡迎您也擺上您的見證】

  1. 直接投稿:在水深之處網站註冊登錄後至『作品集散地』點選『投稿』。
  2. Email 投稿:請將您的見證Email到[email protected], 交由編輯代發。
  3. 粉絲專頁投稿:請到水深之處粉絲專頁私訊留言給我們,我們幫您投稿。
閱讀人次 6380
想更多認識神嗎?
請跟我們一起禱告 分享
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1970‧01‧01
投稿代發
 花蓮四月初發生大地震,我住的統帥花蓮大樓被判定是紅單危樓,但沒有立即倒塌...
1970‧01‧01
投稿代發
 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終於嘗試了在以色列(DeadSea) 「...
1970‧01‧01
投稿代發
一位擁有「親、熱、就」性格的弟兄,遇上一位「覺得人太多就想離開」的姊妹,他們中間怎麼...
1970‧01‧01
投稿代發
我出生在臺南縣的六甲鄉,那是一個民風非常淳樸,甚至相當保守的小鄉鎮。我的祖父是個替人...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