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住院的第一個晚上,
意外的兩隻嬰兒都沒什麼哭鬧,
平靜的來到了清晨。
整夜抽風機的聲音呼呼作響,
似乎對孩子們沒有太大的影響,
反而成為幫助睡眠的白噪音。
被窗外泛白的日光喚醒,
我看了看手機,已經是早上六點多。
再幫小嬰量了一次體溫,
雖然仍有燒到38.6度,但已不若昨晚的高燒。
被量耳溫打擾的小嬰翻了翻身,
開始了肚子餓的啜泣。
此時我發現了個重要的問題:
房間裡沒有熱水。
由於無法出房門,我撥打了給護理站的電話,詢問該如何是好。
電話那頭的回應,現在護理師們都在各病房相當忙碌,請我可否先等他們忙完再說。
掛上了電話,發現隔壁床的嫩嬰妹妹,也因為沒奶喝,開始哭鬧,
兩張床間,開啟了一首無盡的二重唱。
換個角度想,
她們兩個的哭聲能這麼宏亮,
至少比沒力氣哭來得好。
隔壁的媽媽也幽默的說,
「就讓他們練練肺活量吧!」
過了一陣子房門依然緊閉,似乎沒有人要過來的跡象,
我只好厚著臉皮,再打一次給護理站,
拜託看看,能不能有人幫忙提熱水進來。
不久後,一位護理師彷彿救星,出現在門口,
我們趕緊將熱水壺拿到門口接水。
終於餵飽了兩隻嬰兒,病房再度歸回平靜。
此時,又出現了新的狀況:小嬰的點滴幫浦,突然開始發出尖銳的警示音!
護理師他們每進一次房間,就要重新消毒、更換整個外層防護,
她就站在門邊,把一包新的點滴遞給我:
「按那個鈕,不是、是上面那個,把新的點滴裝進去,現在輸入總量,再輸入滴速,好、按開始。」
一切又都恢復正常了。
---
承平時期,醫護的工作量,就已經處於危險平衡,
而如今我們在打一場與病毒的戰爭,
醫護真是相當繁忙辛苦,
我們習以為常的醫療品質,
也許往往此時才懂得珍惜。
我也學著放下,許多原本堅持的原則,學習在其中存活、耐心等待。
正如聖經所說: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富餘;
或飽足、或飢餓、或富餘、或缺乏,
在各事上,並在一切事上,我都學得祕訣。」(腓立比書四12)
(鄭姊妹)
備註:疫情期間,請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指引,並依照醫囑指示進行治療,本文為心得分享僅供參考,願神與各位同在。